最后的孤胆英雄!威少的训练强度有多大?他请了科比搞特训
Posted on Apr 18, 2025



科比曾说过:“威斯布鲁克是联盟里最像我的人”。
失去了杜兰特,雷霆彻底成了威少的一人球队,被球迷戏称为“忍者神龟”的他,终于成了一个孤胆英雄。
不少美国媒体喜欢用带有“同情”的语调来评论威少在雷霆队的未来,但是他毫不在意,“我不关心别人怎么评价我,他们只认识电视中的那个我,而现在的我,就希望能够打好篮球。”
打好篮球,为了这一个简单的目标,威少和科比走到了一起。
科比指导威少训练。失去杜兰特,他的心里只想训练
威斯布鲁克在新赛季的境遇,多少和生涯后半段的科比有几分相似。这或许就是威少在这个夏天向科比“偷师”的原因之一。
在新赛季开始前,威少和科比一起在洛杉矶的训练营里进行了1对1的特训。在媒体为数不多的照片中,科比为威少亲自示范一些篮下的进攻技巧,并且分享一些球场上的心得。
站在一边的威少神情认真而严肃,像一个专心听讲的学生。
科比是曾经靠自己的力量将球队带回总冠军领奖台的孤独领袖,而另一个人,即将踏上相似的路。
每个夏天,威少除了打牌、看电影和参加各种时尚活动,大部分的时间都会泡在训练管理。只不过,杜兰特在这个夏天的离去,多少让威少的训练强度更大了。
在杜兰特做出最后决定的那一天,正在聚会的威少接到了一条“告别短信”,那条短信里充满了对新旅程的期待和兴奋。
“威少当时的表情并没有太多变化,只是喃喃自语,’(他去了)那支刚刚击败我们的球队’。”威少的一位好友这样告诉《体育画报》。
威少和杜兰特分道扬镳。但在那天聚会之后,威少就极度想要训练。当时雷霆队的训练馆因为翻新而闭馆,所以威少就开车前往了从西雅图搬过来后最初使用的老体育馆。他在训练馆里练习了很长时间,一言不发。
随后,他回到洛杉矶的家中,定下了更加严格的训练计划,从不拖延一分钟。每天早上8点开始,他的父亲会负责他的训练,直到下午才结束,从体能到投篮,再到防守的脚步移动。
“我知道该做什么,我不需要身边围着一群人告诉我,我知道如何打好球。”
威少在纽约时装周现场。生性易怒?他会成为冷静的领袖
对于老朋友杜兰特在勇士的首战,威少说他根本没看。他说自己在泡澡,看电影,顺便给老婆打电话。
没有杜兰特,这样的状态威少并不陌生。
时间拨回到两个赛季前,杜兰特因伤倒下,但雷霆取得了接近五成的胜率。据ESPN统计,威少摧枯拉朽般地砍下了31.4分,9.2次助攻外加7.9个篮板的数据。
只不过在杜兰特回归之后,威少依然是球队的二当家。他在球场上总是控制不好他的情绪和脾气,而杜兰特却总能心态平和地控制局面。
甚至连威少的高中队友唐内尔·贝弗利都经常担心,他会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别人斗殴。
“每个人都觉得我易怒易生气。我对此没什么意见。”威少在这个夏天接受《GQ》杂志采访时坦言,“我也在学着适应和改变。”
从新赛季的首次亮相来看,威少确实在努力。
在对阵76人第一节还有不到5分钟的时候,一名身穿艾佛森球衣的球迷向威少比出了中指,并且喋喋不休。而威少却给出了极为冷静地反应,他看了一眼,然后转向裁判说,“这样的行为真的可以吗?”
随后,这名做出侮辱手势的观众被带离了球场,而美国网友则在社交网络上将威少现场的举动评价为“完美”。
首战威少率领球队取胜76人。乔丹:30年前,这就是我的样子
雷霆队在新赛季打出什么的成绩?这样问题在杜兰特离开后,已近被问过千百遍。
美国的各大体育媒体都对新赛季做出了预测,雷霆在每一份预测榜单上的排位各不相同,但唯一一致的评价是——这不是一支争冠的球队。
威斯布鲁克也明白这一点,但他没有放弃这个小城市。
“我没有那么优秀,甚至没有想过能进NBA。我所考虑的一切就是父母不用再负担我的大学学费了。我没想过大学之后我会在哪里打球。”威斯布鲁克出生在洛杉矶的贫民区,努力摆脱命运的束缚,就是他从小到大的人生方向。
正因如此,也为他的性格里注入了一种“永不屈服”的强硬态度。
威少和科比在美国队训练营。在杜兰特宣布离开的那一天,威少并没有做出太多表态,只是在社交网络上发了发了一张照片。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,杜兰特和威斯布鲁克比谁都清楚——
当帕金斯为雷霆效力时,威少喜欢称他认为打球很软弱的队友为“纸杯蛋糕”。那一天,威斯布鲁克发布的这张照片里,摆着满满三大盘点缀着红色和蓝色星星的纸杯蛋糕。
大半个月之后,威少就和雷霆签下了一份3年8600万美元的续约合同。在签合约之前,总经理萨姆·普雷斯蒂告诉威少,“我不想强迫你。”
而在这个夏天,乔丹曾这样评价过威少,“30年前,这就是我的样子。他的态度,一直尝试证明自己,还有对篮球比赛全身心的热情。”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Fletcher West
生动的主题和立场写作,让我受益匪浅!
On January 30, 2025, 20:44
Idella Batz
深刻的分析分析,非常的引人入胜。
On January 31, 2025, 08:03
Norwood Kassulke
生动的创新性逻辑,非常的引人入胜。
On February 01, 2025, 02:34
Taurean Mertz
复杂的创新性逻辑,让我受益匪浅。
On February 02, 2025, 02:28
Mose Barton
新颖的分析结论,让我受益匪浅。
On February 19, 2025, 21:08
Randi O"Keefe
透彻的背景结论,让人印象深刻。
On February 22, 2025, 13:51